“乐学”更“会学” “智趣”变“志趣”
市三实小韩东老师:小学数学教育不止于兴趣
“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感兴趣,才会积极投入其中,乐此不疲!但如果只是让学生感受外在的‘趣’,很容易使知识的学习变得单薄肤浅,要想学深学透就必须强调内在的‘智’。当‘智趣共生’之时,学习才会得以提升。”28365365体育在线投注_365bet网上足球_bet28365365备用第三实验小学数学老师韩东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。
近年来,韩东老师积极倡导“智趣数学”理念,创新“激趣—启智—育人”教学实践,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,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智慧,让数学课堂更有乐趣,让数学课程更受欢迎。
“数学恐惧”有解
不少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患有“数学恐惧症”,问及学生们对数学的感受,大都是“伤不起、苦恼、被虐……”,特别是小学生,由于年龄小容易产生知难而退的心理,日常教学中,往往是教师热情高,学生“不感冒”。
如何在教学中更好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,从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,帮助他们摆脱数学恐惧、构建数学自信?一直是韩东老师思考求解的“应用题”。
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“我们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痛苦中挣扎,究其原因是教师枯燥的讲解,生硬的将数学知识塞给学生,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,扼杀或禁锢学生的‘兴趣和欲望’,为了提高成绩,只有增加时长和作业数量,无形中更加剧了学生对数学的厌恶”。
韩老师努力创造“智趣”氛围,帮助学生克服“数学恐惧症”,培养数学学习乐趣。他摒弃传统的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,减少沉闷的知识输出,充分利用课堂及课后社团活动开展数学小游戏,在玩耍中学习知识,增加数学的趣味性,让数学知识生动起来。
“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学习和探究,不再对数学有畏难情绪和枯燥的想法,即使是有难度的知识也能保持浓厚的兴趣。”韩东老师说。
“智趣数学”好玩
“‘冰冷’的数学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,但我们可以努力让数学变得‘快乐’”。
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会有一些复杂的图形及应用题求解,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推理能力才能顺利解决问题,而有些学生空间感不强,逻辑思维能力较弱,学习起来很吃力。韩老师在教学中,充分利用现实素材和学生已有的经验,通过操作实践及媒体的直观演示,让学生欣赏优美的图形,探索奇特的规律,解锁美妙的对称……自主探寻数学知识,初步感受到数学的美感,产生兴趣。
韩老师用引导的方式来启发学生,循序渐进,让学生知晓几何图形背后的逻辑理论,明晰应用题的解题策略,达到深层次的数学“快乐”,由“乐学”走向“智学”,让学习数学的“苦”转变为获得知识的“甜”,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愿意学习数学,学生学习成绩也得以提升。
韩老师积极运用游戏化教学,在理性抽象的数学学习与儿童的数学学习之间架起桥梁,促使学生积极思考,快乐学习。
“青蛙歌”你能唱完吗?正方形纸对折几次后,为什么直着剪比弯着剪更像圆?找找“宝藏”的出口在哪里?……他依托多元游戏情境的导入,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,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标。创设趣味数学游戏活动,促进数学思维养成,深化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。
“志趣教学”分步
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,韩老师探索出“智趣”教学的策略和途径——低年级“以趣启智”,设计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游戏活动或实践活动,点燃学习欲望;中年级“智趣交融”,以有趣的形式,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探究;高年级“以智生趣”,尊重学生的差异,让学生深度参与知识的建构,发展数学思维,升华对数学“趣”的再认识。
韩老师创新“激趣—启智—育人”的教学实践,并尝试细化为小学数学的“智趣教学六步法”(创境-探究-激思-实践-提升-拓延),帮助学生领略数学内在之智之趣,将其固化升华为从小学好数学的“志趣”。
“智趣教学”在“双减”背景下,打造了“以趣启智,以智生趣,智趣交融”的教学新样态。他的学生不再觉得数学知识是晦涩难懂的,反而主动探索数学的乐趣,形成一种学生愿学、乐学、会学的良好氛围,真正做到减负提质增效。
在“智趣教学”新理念引领下,韩老师的团队实现了专业化成长。其中,5人荣获安徽省特级教师,十余人次在教学比赛中获国家、省市级一等奖;在国家及省级刊物上发表110余篇相关论文,指导学生创办了全市首家数学类报刊《黎小数学报》,并开通智趣数学网;开展了丰富多彩的“智趣社团”活动,社团活动被市级以上的媒体报道30余次,学生作品获省创新大赛一等奖,同时获国家专利证书,三十余名学生在世界数学团体锦标赛(WMTC)和全国“希望杯”数学竞赛中获个人金奖,并获团体金奖。
“探寻学习快乐‘密码’,把‘智趣教学’发扬光大,让‘志趣数学’影响终身!”1983年出生的韩东老师正满怀激情,带领学生们在数学世界快乐遨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