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好的营商环境,是竞争力、吸引力,更是创造力、驱动力。2022年以来,我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,落实省、市“一改两为”大会精神,紧密结合“找差距、改作风、强担当、争先进”专项行动,以实施“9553”工程为切入点,集中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“痛点”“难点”“堵点”问题,多措并举补短板、抓整改、促提升,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,让各类市场主体拥有更多获得感。
完善顶层设计。我市着力完善产权保护、市场准入、公平竞争、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,推进营商环境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进程,成立由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。聚焦营商环境重点领域,由市级领导牵头组建工作专班,具体负责制定相关领域对标提升举措、调度推动本领域指标提升、开展工作落实情况督导。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,常态化机制化开展“新春访万企、助力解难题”“优环境、稳经济”系列活动,市级领导下沉一线、现场办公,带动全市各级干部进企入园,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,分类建立台账,持续跟踪督办,逐项回应解决。2022年,各级领导干部累计为企业协调解决问题1000余个,“为企服务”平台办理各类问题4919个,政企关系越来越亲,发展底气越来越足。
强化要素保障。聚焦涉企服务的水、电、燃气、蒸汽、能耗、地、用工、融资、生活配套“九件实事”,千方百计补齐要素短板,为市场主体减负担、增动能,加快打造皖北价格洼地。出台《制造业企业用水用气成本补贴工作方案》,制造业企业用水、用气成本分别由3.51元/m^3、3.16元/m^3降至3.04元/m^3。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、“标准地”改革全面推开,完成首次亩均效益评价,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“全域治理”,以“标准地”方式供地4171亩。依法依规实施差别化要素政策。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创新,搭建银企对接平台,市科创中心、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投入运营,市高新区邻里中心、相山经济开发区邻里中心项目稳步推进,园区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。
全力纾困解难。按照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的要求,聚焦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需求,全面落实中央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,出台“纾困解难22条”,形成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,新增减税降费33.6亿元,其中,增值税留抵退税22.6亿元,免收房租3368万元。认真落实社会保险“缓降补”政策,为企业减负3.29亿元,稳定就业岗位24.23万个。
建立工业经济运行调度和预警“双机制”,搭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平台,推动36家企业列入省“白名单”,保障重点企业稳产增产。
健全评价机制。探索创新考核评价模式,积极构建系统完备、科学合理、可操作性强的营商环境综合评价体系,按照“一口”受理、首问负责、闭环管理的原则,设立涉企服务窗口,在全省率先建设“一网惠企”平台,“皖事通办”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提升,“放管服”改革不断深入。利用全市季度工作点评会等平台,对各县区、园区、市直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“赛马比拼”。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为“找差距、改作风、强担当、争先进”专项行动的重要抓手,作为“争先进位好科(处)长”考评推优活动的重要内容,推动营商环境工作失职追责、尽职免责,持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,推动形成营商环境建设的全链条、全流程、全要素、全周期闭环管理。